第129章医学与生命13 (第1/5页)

加入书签

【明朝时期,医学分为保守派和革新派,保守派以继承经典为主,革新派以创新为主。比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是属于典型的革新派,曾经在最初被保守派大力批评。】

听到天幕提起自己的往事,李时珍抚须长叹:“我这本书,出版可真是不容易啊!”

因为篇幅很长,李时珍如果自费出版,要交一笔天价的出版费——不是给朝廷的出版税,是给出版商的出版费,按照页数和字数收费。

李时珍自己是出不起,想要找出版商支持,却因为题材太过新颖,当时并没有这种“纲目”形式的医书,都被拒绝了,就这样成书后两年都没法出版。

后来有朋友帮李时珍想了个办法,找王世贞作序。

当时已经62岁的李时珍,背负着自己的书稿,长途跋涉去找当时文人界很出名的王世贞帮忙作序介绍,王世贞慷慨答应并且作序大加赞赏,此后南京书商胡承龙才愿意承印《本草纲目》。

——此王世贞,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、史学家,被称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也是第一个提出“四大奇书”说法的文学家。他把《史记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西厢记》以及《水浒传》这四本书,列为了自己心目中的“四大奇书”。

此后渐渐演变,冯梦龙后来提出“四大奇书”,是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金瓶梅》和《三国演义》,到清朝《金瓶梅》被《红楼梦》取代,再到近代就有了“四大名著”的概念。

胡承龙虽然答应出版,但是出版过程长达十三年,李时珍已经从62岁等到了70岁,等得自己心力交瘁。

如果不是天幕夸过他是“药圣”,胡承龙为了利益力排众议抓紧时间出版,按照历史,要等到李时珍75岁给朝廷上奏折请愿时才得到重视,然后第一年李时珍就病逝了,并没有能看到《本草纲目》的出版。

这其中就有保守派当时更为势大,医学界更崇尚“学古”的原因。

哪怕出版之后,李时珍已经去世了,风波依然未散,李时珍被保守派大加指责,这种指责从明朝一直持续到清朝。

好在也有人支持,明朝时期对李时珍的支持者众多,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风格写医书,但是到了清朝再次被批评,到清末外国文化入侵后,李时珍被批评的更狠了。

【但是传统文化需要继承,也需要创新发展。不学经典容易忘本,不创新容易成为一潭死水。文化需要交流,医学同样需要。】

【在清朝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其他类型相关阅读: 从替身到顶流 港综:从洪兴龙头开始 隆雾迷眼 末世降临:带着万亿物资撩妹 惊悚世界,我的小弟有亿点多 末世入侵,我挑战整个宇宙 御兽:从全职法师开始的养殖场 另类重启之帮阴人 全民游戏:副本里都是我熟人 穿成银鱼后,他对我一见钟情了 末世重生爆改命,海外零元购躺平 末日:我能帮助普通人觉醒能力 网游: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? 我当保镖的那些年! 大梦千年,我不朽人间 末世之化身暗影战姬的我无敌了 港片之我不吃牛肉 当徒弟对我木有爱情 无限系统,在线抢人 盗墓:下九流